一人分飾多角是一種科學的做法嗎?
你如果有更多的聲線,能夠挖掘自己不同的展現(xiàn)方式的話,這不是一件壞事。藝多不壓身嘛。但我們不單純追求一人配很多角色,特別是好多初學者,一上來就學精分。你先得把自己找到,把你的第一角色扮演好,再尋找別的方向。這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慢慢的你就會理解所有的人,關心所有的人,甚至展現(xiàn)所有人。很多變聲更像是一種展示。而且我認為狀態(tài)強烈的戲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生活化的戲,需要把平淡背后的喧囂展現(xiàn)出來。
前些年有好多小姑娘跑來說想配音,說“我會學小丸子”。但又怎樣呢?別人先創(chuàng)造了這個角色,他才是最值錢的,單純模仿不值錢。
看過宮崎駿指導配音演員如何表演,請以一個具體案例說明您與導演合作的具體流程及導演的要求。
這個問題挺專業(yè)的。
宮崎駿不用專業(yè)配音演員,只用生手或不以此為職業(yè)的。我在電影配音工作中也經常用這樣的人。因為配音干久了經常會有快捷鍵,就是所謂的腔調,尤其在表演上。我很佩服一些優(yōu)秀的話劇演員,每一場都充滿激情,而且每一場還有新的亮點。我們調動情緒從感受角色、體察心理開始,然后讓自己很激動,或是放空后充滿角色的血肉,但每一次都這么做是非??简炄说摹K詾榱瞬蹲竭@種第一次的感覺和激情,我們在配電影的時候經常找生手。其他項目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至于動畫片配音,配過最難的就是《魁拔》了。找不到感覺的時候,比如畫面是一個小孩坐在地上抬頭跟大人說話,配音導演就讓演員也坐在地上一起抬著頭跟空氣中的大人或一個標志物說話。包括我們做《風聲》的時候,黃曉明的角色是一個日本大叔配的。
他中文不好,我要先教他中文,每句臺詞錄幾百遍,甚至上千次,挺折磨人的,但他很用功。有一句臺詞是他從榻榻米上邊起身邊說話,一米九幾的個子真的從地毯上一點兒點兒尋找感覺,同時話筒是立麥,這種方式對我們幫助很大。還有一個國產動畫片《神秘世界歷險記》里女主角騎著野豬邊跑邊喊,演員用常規(guī)奔跑的方式配出來總感覺不真實,因為它的動蕩應該是被動的、不規(guī)律的。后來找了兩個男生,像小時候玩游戲一樣排著亂動,就這樣錄出來的。錄完后三個人一身汗。反正無所不用其極。本文由配音云配音為您整理提供:http://51d1.cn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lián)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lián)系客服
立即下單